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清流(2/4)
所而已。以青岛作为通商口岸,等于分了莱登两地的商流,可从地理位置来看,青岛作为贸易港口更为优越些,朝廷开港青岛这个选择不差,再加上北洋海军眼下驻扎在莱登,就此把军、商分流,也算合适的选择。但上海就不同了,松江府虽有名,可一直以来松江府出名的只是蚕丝和纺织业,再加上松江府比邻苏州府,而苏州府又属于南直隶,松江府富则富,政治地位却不高,不仅被苏州府所掩盖,还受南京的管辖。松江府都这样了,就更不用说松江府下的上海县了。如果不是当地人的话,恐怕连上海这个地名都没听说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上海究竟属于哪里,又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估计在朝廷确定其为通商口岸之前许多人都不知晓。而现在情况不同,一旦上海成为通商口岸,那么其地位必然擢升,再加上上海的地理位置又恰好在长江出海口,位于南直隶和浙江的交接处,等上海建成,它的特殊优越性展露无疑。说到这,马渊不得不感慨朝廷的眼光毒辣,一眼就发现了上海的重要性,并把其列为通商口岸之一。依他来看,上海成为通商口岸,汇集南北商道,未来成就不可估量。可同样也是因为这个缘故,上海的通商口岸设置直接就影响到了整个江南,假如再加上南边浙江的宁波话,几乎把大半个江南全包括了进去。“这不是件好事么?”卫安定忍不住问道。“这事对于朝廷来说自然是好事,对地方同样也是好事,可对某些人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了。”马渊意味深长说了这么一句。聂炽首先反应过来,他毕竟家族就是经商的,虽然他是读书人可对于家中产业并非一概不知,有些时候还经常因为他的身份缘故帮家族出面和官府打交道,所以对商业较为熟悉。但卫安定不同,虽然卫家是松江大族,家中产业中商号商铺什么的规模也不小,可毕竟卫家是勋贵之家,卫安定又是一个比较纯粹的读书人,平日更不参与家中产业买卖,自然不如聂炽那么了解。聂炽有些明白马渊的意思了,试探问道:“马兄所言是否是指朝廷对通商口岸的设置影响了有些人的财路?”马渊微微点头,说道:“其实不仅是通商口岸,早在朝廷决定开海贸时反对者就有不少,不过都被当今圣上和朝廷强压了下去。再加上当时我大明财政出了问题,国库空虚,内有叛乱,外有建奴为患,如不想办法开流缓解财政,我大明必然危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