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2章 岛国经济的昏招(2/3)
很多时候,国际资本之间的消息都是共通的。左冷月也收到了其他资本,关于共同入股寒国几大企业的一致行动的邀请。
对于这个邀请,左冷月也很心动。研究了那几家企业的资料后,觉得未来还是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于是也就向李舜提出来改变策略的想法。
李舜自然知道,左冷月意图染指的像三兴等几家企业,未来的成长空间有多大。也知道,当前是入股这几家企业的最佳机会。但思虑再三,还是放弃了持股这几家企业的打算。
这其中的缘由其实并不复杂,当务之急就是要将所有的资源都汇聚起来,全力以赴地去应对那件至关重要的大事。如果一切没有出现意外的话,八月份,那场惊心动魄的港岛金融保卫战便会如预期打响。
值得一提的是,八月二十八日这个日子意义非凡。因为它不仅是港岛股市八月份恒生期货指数的结算之日,更是这场金融领域大决战真正吹响号角的起始时刻。
对于李舜而言,能够亲身参与到这样一个注定被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之中。并为国家挺身而出、奋勇作战,一直以来都是他内心深处最为强烈的渴望和梦想。
寒国的经济已经崩溃成这样,与之有深关联的岛国经济,同样也不容乐观。金融危机还没有正式爆发之前,岛国大藏省居然判断称:岛国目前已走出经济不景气的谷底,着手重建财政已是刻不容缓的事。
基于这种错误的判断,岛国政府大幅度提高了消费税、增加了社会保险费、终止了特别所得税减免并削减政府的各项开支。
这一系列的财政紧缩政策,特别是增加消费税的政策,严重影响了岛国经济复苏的可能。很快,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北海道拓殖银行、三洋证券、山一证券三大金融机构破产。金融加速器效应,导致岛国资产流动性枯竭,资产价格跌至冰点。
而在这时,桥本政府居然宣布,将放弃被称为“护送船队”的管理模式。打破刚性兜底的政策,不再为金融机构强行续命,并主动推进金融机构的破产重组,处理不良资产。这个动作也被称之为岛国的“金融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