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渺然小说> 其他类型> 踏准风口成巨富> 第1676章 华国电影的改革之路(2/3)

第1676章 华国电影的改革之路(2/3)

,可以联合湘省电视台成立独立的电影公司,就让周大卫的眼睛为之一亮。再听说周星星的电影公司可以成为其助力,嘴角已经咧的估计连AK也压不住。



    周星星所属的顺应民心电影公司,内部的股权结构周大卫也是有所耳闻的。这个公司明面是由李舜,周星星,周慧明,以及蓝洁英共同投资成立的公司。



    公司的业务主要是拍摄,周星星自演自导的电影。李舜和周慧明在外界看来只是投资股东,公司的实际运行则是由蓝洁英负责。



    股东里李舜三人,看起来只是共同投资关系。但实际上三人之间的真实关系,周大卫差再迟钝也看得出里面的端倪。艳羡之余,他也在心里忍不住的骂了一声;"狗大户。“



    这家公司幕后的老板,周大卫不用猜都知道肯定就是李舜。因此李舜提出让顺应民心电影公司助力,可以说基本就是铁板钉钉的事了。



    有着这些有利条件的加持,周大卫丝毫不担心天娱会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处于弱势。周大卫在娱乐圈折腾多年,自然清楚国内电影行业的一些规章政策。



    也知道联合湘省卫视合资成立电影公司,是目前进入电影行业的唯一途径。这些年来华国电影走过的路,可以说是就是一部辛酸史。



    华国成立以后的四十多年,电影生产基本是由国营电影制片厂把控。电影本身,也被纳入到意识形态管理范畴,成为重要的宣传和教育载体。



    可以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电影的出品方是不会考虑大众想看什么样的电影。而只会考虑,自己想给大众看什么样的电影。



    伴随着改革开放,80年代中期华国开始进入社会转型期。电影创作的主题也走出反思的状态,开始了多元化探索。随着第五代导演崛起,早就积重难返的各大电影制片厂,也不得不面临体制的改革。



    改革的过程,就是倒逼各大电影制片厂走市场化道路。这也就意味着各大电影制片,必须重视大众的实际需求。市场化运营也就给华国电影带来新的改变。



    1993、1994年,广电先后下发《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