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花柔陈阿娇(2/7)
姬拒绝后,立马翻脸,去和王夫人联手,把好好的刘荣太子之位挤下来,换上了当时是胶东王的刘彻。这其实反应出馆陶公主具有小人性格,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一点不顾及手段。栗姬失宠或许是罪有应得,毕竟她也没有容人之量。当景帝说万一自己驾崩,希望她能善待后宫众人及子女时。栗姬直接彪悍说不管,还骂景帝是老狗,景帝让她一气之下病好了。馆陶公主又一直在景帝耳边吹风,贬低栗姬及刘荣,夸奖王夫人及刘彻。三次五次以后,景帝也就把太子换人了。栗姬失宠不足为惜,但是刘荣又不是大奸大恶之人。刘荣被废后,又被见风使舵的大臣制造冤狱,最后惨死狱中。可以说刘荣就是间接死于馆陶之手,这一切都是为了给她的宝贝女儿陈阿娇铺路。陈阿娇有这样为她全心全意操心的母亲,有这样显赫的家世,的确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幸运。在馆陶公主的运作下,刘彻当上了太子,陈阿娇也成为了太子妃。最后刘彻成为了大汉新天子,阿娇也是夫贵妻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汉新一代皇后。阿娇登上了幸运之巅,可惜的是,登高必跌重。阿娇前期有多幸运,后期就有多不幸。子嗣对皇家的重要性是今人难以理解的,皇帝有子意味着江山后继有人,而出自皇后的嫡子无形中更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陈阿娇身为皇后,数年生不出孩子。假如陈阿娇能够理性地接受这个现实,未必不能保住她的皇后之位。假如陈阿娇不是特别娇纵,能够知书达礼,温柔娴静。在和武帝相处时没有飞扬跋扈,武帝也不会那么快厌恶她。事实却是陈阿娇非常不理性,被后位冲昏了头脑。她既不能和武帝好好相处,还时不时提及自己母亲对汉武帝的皇位拥立之功,这种行为召来的只有汉武帝的反感。当武帝从姐姐平阳公主那儿得到歌女卫子夫后,陈阿娇又不能容忍武帝另有新欢。陈阿娇令母亲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绑架,打算杀害,最后得以幸免于难。汉武帝知晓后,将卫青提拔至身边加以栽培,又对卫子夫额外恩宠。可以说,陈阿娇的这种行为导致自己和汉武帝的裂痕越来越大。卫子夫受宠后,陆续生育子女。阿娇心有不甘,竟然相信巫女楚服等人决定对武帝实行巫蛊,诅咒皇帝。如此大逆不道,武帝得知后,勃然大怒。陈阿娇被废后,离开了皇宫,退居到长门宫,并老死于此。特别讽刺的是,长门宫还是母亲馆陶公主进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