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袁绍(3/5)
少帝邵宁元年(公元189年)九月,董卓废少帝刘辩,改立刘协为汉献帝,自任太尉兼前将军,十月一又自任相国,总揽朝纲为一身,汉室已成董卓之汉室。袁绍、袁术、曹操等人因反对董卓,于是逃出京师,联络各地方诸侯,准备起兵讨伐董卓。初平元年(190年),袁绍终于在勃海起兵,他与堂弟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佃、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河内太守王匡、山阳太守袁遣、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等人同时起兵,部众有数万人,以讨伐董卓为名。袁绍与王匡驻守河内,孔佃驻守颖川,韩馥驻守邺县,其他军队都驻守在酸枣,并相约结盟,名义上推袁绍为盟主。袁绍自称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董卓得知袁绍在山东起兵,就把袁绍的叔父袁隗以及在京师的袁氏宗族全部给杀了。董卓接着派大鸿胪韩融、少府阴循、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瓖,晓谕劝解袁绍等各路军队。袁绍指派王匡杀掉了胡母班、王瓖、吴循等人,袁术捕杀了阴循,只有韩融因为德高望重免于一死。遣时,豪杰大多归附袁绍,而且因他一家遭难受感动,人人想着为他报仇,所以州郡蜂拥而起的部队,没有不打袁氏旗号的。韩馥见人心归附袁绍,忌恨袁绍得到众人拥护,害怕他用来对付自己,经常派从事在袁绍的门口把守,不让他发兵。公元192年(初平三年),袁绍在界桥之战中击败公孙瓒。公孙瓒败走勃海还蓟后,虽有反击幽州牧刘虞的胜利,被朝廷封为易侯,但受袁绍及刘虞旧将的合击,屡战屡败,公元195年(兴平二年)退至易,屯田稍得自支。一年之后,击破袁将麴义。易地南临易水,公孙瓒令挖壕沟十道环绕,堆积山丘高各五六丈,上筑营驻兵。中心山丘高达十丈,其上建楼,公孙瓒自居,置铁门,呈送文书系绳引上。城内储谷300万斛。公孙瓒欲长期固守再相机出击。袁绍致书劝和,公孙瓒置之不理。袁绍又遣将进攻,连年不能克。就写信给公孙瓒,想与他解开过去的仇怨,互相联合。公孙瓒不予理睬,反而增强防备,他对长史、太原人关靖说:“如今四方龙争虎斗,显然没有人能连年坐在我的城下相守,袁绍能对我怎么样!”袁绍于是大举增兵,向公孙瓒进攻。在此之前,公孙瓒据守各地的将领中,有人被敌军围困,公孙瓒不肯救援,他说如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