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先打柔然(3/5)
,俸禄远超2000石。
而且他监国理政,是实实在在处理朝廷政务,一言九鼎。
先皇拓跋嗣崩驾后,拓跋焘继位,朝廷重臣依然还是他的东宫老臣。
过渡过程波澜不惊。
上次因为攻打胡夏失利,奚斤被俘,丘堆被拓跋焘斩杀,魏国朝廷核心大臣做了调整,现在补上了刘洁、古弼,还是六人。
面对南边刘宋北伐和北边柔然南侵危险,拓跋焘向六位大臣征询建议。
长孙嵩等五人都主张不理会柔然,一心一意对付刘宋军。
只有司徒崔浩不同意。
崔浩主张:魏国军从黄河南岸撤退到北岸。放弃淮河至黄河间地区,让刘宋军占领。
魏国先集中力量攻打柔然。
收拾了柔然后,待冬季到来、黄河结冰,魏国大军直接由冰面过河,向南前推,反攻刘宋军。
拓跋焘拍板决定采用崔浩的策略,先教训柔然。
说到柔然,不得不提蒙古高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秦汉以前,蒙古高原的主人是东胡族人。
秦末汉初时期,匈奴族崛起后,弱小的匈奴族臣服于庞然大物东胡族。
大约公元前二世纪,匈奴族第二代单于冒顿,率匈奴族击败东胡族,屠灭东胡首领和王公贵族,开始称霸蒙古高原。
也是在那时开始,汉匈交战成为北方战争主题。
东胡族灭亡后,他们的大部分族人被匈奴收编。
但有两个部落逃到了大兴安岭深山老林里。
这两个部落中,北边那个驻扎在鲜卑山区域,慢慢发展成为后来的鲜卑族。
靠南的那个部落驻扎在乌桓山区域,成为后来的乌桓族。
鲜卑族距离汉人和匈奴区域较远,不断发展壮大。
乌桓族靠近汉人和匈奴地域,受到两族挤压,不得不在汉族和匈奴族间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