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激战又起(2/7)
温极低,暂时还没腐烂。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他没被魏军搜索到,也没饿死、冻死。
得亏魏军没有封死北城门。
毛熙祚后来遛到北门外,报臧质将军名号,经过层层盘查,这才进了郡守府,见到臧将军,官复原职。
不过,臧将军现在的亲兵也不多,在盱眙城挑选了几十人才凑齐一千。
加上盱眙郡的4000郡兵,臧将军指挥的正规军才刚刚够一营军士。也就仅仅是一名校尉领兵数量。
毛熙祚虽恢复了裨将职务,权限只相当于一名都尉。
当然,太守府招募的一万“民兵”,其实早已被沈璞训练成了精锐。
只不过沈璞没有军职,他身边又没有其他将军、校尉,只有一名司马,几名军侯。
这一万民兵因而没有正式编制。
如果在和平时代,朝廷有人要整沈璞,追究起来,这就是可揪住的辫子,扣沈璞一顶“私养一万甲士”的帽子,也说得过去。
“私养一万甲士”,这罪名可是顶了天了,灭九族、甚至夷三族都不过分。
不过,现在是国难当头,但凡有点血性的汉人,组织力量抵抗魏军烧杀抢掠,朝廷都愿意收编他们,先颁发一纸委任状,弄个名正言顺再说。
至于盱眙城防力量超编之事,沈璞太守留住了臧质将军,就好办了。
臧质把辅国将军府临时设在盱眙城,有他的将军令在,招募几万甲士,那就完全不是问题。
所以,眼下盱眙城里,兵力再多也无后顾之忧,只有好处 。
盱眙城的所有队伍,沈璞全部交给臧质将军指挥。
大伙同仇敌忾,先对付拓跋焘。
至于今后收编问题,以后再说。
那一万人是流民组成的民兵,臧将军要收编他们,还得遵循一些规则、对军士开出一定条件。
三人看了一会,毛熙祚道:“将军,沈太守,看这样子,在下估计魏军两天后必定攻城。我去城防军各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