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家书(2/3)
欢将桑典带在身边。是桑典变得伶俐了?并没有啊,可为何郎君对桑典改变了态度?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说话,每次郎君一个眼神,仿佛桑典就知晓些什么。原本桑植没有在意,可今日的事……让他感觉非同小可。可能有一件很重要的事,他们不知晓。屋子里,王晏看着手中的信函,目光先被几个字吸引:郎君安好。若非急着看信中写了些什么,王晏的目光大约会在这几个字上停留好一阵子。“分别之后,诸事顺遂,身体康健,无需挂怀。”王晏的嘴角渐渐弯起,看着那一行行娟秀的小字,这哪里是什么寻常信函,这是家书,是平安信。桑典看着自家郎君的模样,也跟着憨笑。自从回到汴京之后,郎君还没有这般欢喜过。接下来信上写了郭家兄弟的事,还有杨小山打听来的消息。杨小山的人虽然跟上了一个牙婆,但是有些事还需继续探听,不过光凭这些,谢玉琰已经有所猜测。王晏吩咐蔡征去寻许怀义,两个人接下来会在大理寺、刑部案宗中将汴水上的案子挑出来仔细查验。有些案子看起来已经结案,但若是查到隐情,还可以翻异、复推。显然这个“隐情”很有可能在郭家兄弟和冯家这里出现,谢玉琰也是看中了这一点。他与谢玉琰现在虽然不得相见,却能在这案子上分头行事,只要想到这里,王晏心中就是一暖。汴京周围现在没有发现石炭矿,推行石炭之后,必然会有石炭运入城中。水运是主要的一条路,所以整饬汴水是必然的。这条水路都掌控在达官显贵手中,将来石炭的价钱,只会越来越高。王晏站起身拿出汴京的舆图,沿着汴水看过去,大约能猜到谢玉琰此时在哪里了。乘船入城有好几个停船处,有搭客的,还有运货的,那些现在就繁华的地方谢玉琰不会选择,因为那些地方已经很拥挤,不适合装卸石炭。所以眼下人烟稀少之处,是最好的选择。王晏目光凝聚在那些地方。眼下宅地便宜,可以多购买一些,将来等到石炭运起来,必然会有不少船只靠岸,船工、买卖的商贾都会在此处停留,有人来去,自然就有生意。不过王晏更好奇,她会在那里做什么,是寻常的食肆和客栈,还是另有别的花样?她来到这里,不知晓内情的人,可能想不到,会因为她早些看到将来会有的景象。“其实不远。”他骑马很快就能赶到,只是现在还不能。王晏半晌转过身再次拿起信函,将她要的东西都看了一遍,嘴角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