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特使(1/5)
时光飞逝,一晃就到了年底。战火摧残下的廉州府,在李牧的精心治理下,重新展露出生机。街道上的店铺,陆续恢复营业,讨价还价声络绎不绝。虽然距离巅峰时期,还有很大的距离,总算是迈出了复苏的第一步。事实上,除了恢复农业生产外,李牧并没有干别的。大虞朝连商税都懒得收,商业政策自然是没有。街面上能迅速复兴,一半是因为爬在商户身上吸血的蛀虫没了,另一半则是源自官兵们的消费。朝廷的军饷虽然没有按时发放,但士卒们的军饷,却没有短缺过。在剿灭叛军的同时,大军也收获了不少战利品。除非将领们分润一份外,剩下的都被拿来充作了军饷。作为新兴的营头,淮安营和扬州营的军官都很年轻,一个个都想往上爬。加上主将盯的紧,军饷得以足额发放。临近年根上,兜里有了钱的官兵,自然会出来消费。可惜民间经济,还是一片死寂。稍微有点儿家底的富户,都没有逃过叛军的祸祸。剩下的不光穷,连过年的心思都没有。在白莲教全民皆兵的政策下,家家户户的青壮都被强征入伍。除了少数幸运儿逃了出来外,更多的现在生死不明。为了安抚民心,李牧发布了赦免令。被强征的壮丁,只要没有杀人强奸劫掠等重罪,主动离开叛军就既往不咎。即便是如此,大部分家庭这个年依旧不好过。街面上畸形的繁荣,李牧没有心思理会。能恢复一部分商业就不错了,追求发展纯粹是扯淡。战争只要一天不结束,经济就无法恢复恢复正常。年味越来越足,官兵们的思乡之情,也越发的浓郁。包括李牧自己,同样想念娇妻。“七叔,将士们思乡之情浓郁,你多注意点儿。最好是让将领们出面,安抚一下士兵的情绪。军中还有一些布匹,干脆给大家置办一身行头,就当是年礼了。”李牧委婉的提醒道。在安抚军心方面,扬州营可是一早就采取了行动,但淮安营却迟迟没有动静。很明显传统军队,在这一块儿上,并不怎么重视。将领们自己一样思乡,哪里顾得上士兵啊!“嗯,回头我就安排。不过置办行头,就不必了吧!进入广西之后,我们就是发放了两套军服。这样的待遇,哪怕九边之兵,也赶不上。”景逸风略显迟疑的说道。缴获的战利品,他们两个主将,可是一個子儿都没拿。双方约好了,等战争结束后,一起瓜分剩余的。按照李牧大手大脚的玩法,别说是出现结余了,不倒贴都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