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暗箭(2/5)
侯对永宁帝的了解,无疑更深。“慌什么,你现在也是一方大员,不再是京中的小千户。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战后论功行赏,少不了给你一个爵位。既是褒奖你的功绩,也是故意做给各路勤王大军看的,尤其是是做给辽东镇看。朝堂上的局势发生变化,文官集团内部在压制武将的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甚至有人提出勋贵担任总督,负责主持平叛工作。陛下动心了。不过不一定启用勋贵担任总督,也有可能是以钦差身份,代行总督职权。单纯以战绩和身份而论,获得朝廷封爵之后,你也有资格参与争夺。风险和收益都很大,要不要争你需要斟酌。我个人建议你再稳上几年,年纪轻轻就走到了武将顶峰,未来的路就凶险了。”舞阳侯隐晦的提醒道。功高震主,对武将来说,太过致命。如果是一般关系,他绝对不会说这种犯忌讳的话。怎奈在崛起的路上,他和李牧捆绑的太紧。满朝文武都知道,李牧是他的嫡系亲信,想切割都难。倘若有一天李牧完蛋,他这个当老大的,也势必受到牵连。“多谢侯爷教诲,现在这种敏感时刻,末将是不会去争的。叔父前日来信,也说了此事。不光末将不会出来争,就连他也会想办法推辞。”李牧当即表态道。这话不光是说给舞阳侯听的,也是说给永宁帝听的。作为勋贵阵营的核心,李氏家族最近这些年,在军中扩张的非常快。除了李牧之外,还有不少宗族子弟,进入了军中担任要职。包括李牧麾下,都有不少宗族子弟。只不过为了避嫌,没有把这些人提拔上高位,甚至出风头的活儿都不让他们干。从表面上来看,他麾下这些部队,李家的烙印并不强。可若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些人担任的职位,基本上都是核心要职。品级虽然不高,但架不住手中权力大。李属于大姓,军中出现一些李姓将领,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平常时期,也没怎么联系。军中的一众将领,都不知道这些关系,属于暗子性质。不过做的再怎么隐蔽,都瞒不过有心人。好在这年头,大家都这么干,多他一个也不起眼。相对来说,这还算吃相好的,知道进行避嫌。搁在九边将门,人家直接把裙带关系摆台面上。一门三总兵、十几个参将,都在军中出现了。“他恐怕推脱不了!文官集团中,话语权最重的就是江南那帮人。以往他们是压制武将的主力军,每次打压武将都是他牵头。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老家被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