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打得一拳开(1/6)
蔡伯康想起一件事,他在把中国国家队的队长袖标交给那个叫王烈的年轻人后,两个人私底下有过一次对话。当时媒体已经知道自己把国家队队长袖标交给了王烈,正式让王烈成为了自己的接班人。媒体上多是这么评价他这番做法的:蔡伯康用这样的行动对身处低谷期的王烈表达了支持,这是来自国家队队长的认可和鼓励。“其实那些媒体只说对了一半,我把袖标给你,确实是对你的支持和鼓励。但我也把压力给到了你,王烈。其实之前无论是我,还是其他队友,或者是主教练,都没说错,亚洲杯的失败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见王烈似乎要说话,蔡伯康连忙抬手阻止了他,继续说道:“这不是在给你找理由和借口,帮你开脱,我们说的是实话。如果要说有谁对失败负有最大责任……那球员里也应该是我,因为我是队长。很多人都觉得当队长是一件很酷很屌的事情,在他们眼里,这袖标就和女人的爱马仕包包一样,装逼作用大于实际意义。要我说,放屁。队长袖标既代表着荣耀也代表着责任。我把队长袖标给你,你就得带他们去赢。如果再输了,可没有人会站出来说什么不是你的责任了。因为你是队长,你要负领导责任,哪怕你在比赛中表现优异,进了三个球,赛后媒体给你打了九分,全国球迷都在安慰你,说不怪你,你心里也要清楚,那就是你的责任,因为你是这支球队的队长。”王烈沉默不语。见王烈不说话,蔡伯康以为这小子是被自己吓住了,自己刚才的话有些夸张成分,但他并不打算在这个时候主动承认,因为他就是要让眼前的年轻人充分认识到队长袖标的分量,他可不想这个未来可以带领中国足球的领军人物对“中国队长”产生什么误解。所以他宁肯吓一吓这小子。这次对话没有第三者在场,事后他也不打算告诉任何人。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蔡伯康既想给王烈一定的压力,又不希望压力过大——如果这番对话闹得人尽皆知,那以后只要中国队输了球,舆论就会翻出今天这番对话来给王烈上强度,批评指责他辜负了前任队长的期望,配不上中国队队长袖标什么的……到时候只怕蔡伯康出来辟谣说自己没这个意思,也没人听了。“怎么样?你想好没?我可给你说清楚了啊,现在后悔还来得及。但如果你戴上这袖标,再想要摘下来可就难咯。除非你像我这样,找到下一个你觉得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