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朕的钱!(3/5)
乾清宫,御书房,
隆祐帝醉心于国事,伏案批阅着奏折。????自从岳凌上疏以后,隆祐帝愈发勤勉了。也是因为他突然找到了富国强兵的路径,期待着有朝一日让江山社稷焕然一新,而他能真正成为一位名留青史的明君。
然而元庆帝遗留下的问题多且杂,譬如冗官冗兵,繁复的税制,以及势大的勋贵和党派斗争愈演愈烈的文官集团。
眼下,隆祐帝面临最严峻的问题,便是国库没银两了。
两场大战巩固了江山,也打没了许多年国库的积蓄,而晋中,辽东,京畿等地还在恢复民生,近两年的税收肯定还要砍去许多。
但隆祐帝想要变法图强,处处都需要银子。
就比如岳凌所言的开源,开海贸易是能换来白银,而在此之前,先要有船,有护航的海军,来保证商路,可这本就需要一大笔银子。
朝廷如今,拿不出启动的资金了。
“陛下,左丞相安景钟,右丞相柴朴,枢密使东方治,户部尚书赵公瑾到了,如今都在偏殿候着。”
夏守忠在案下伏身行礼通禀着。
隆祐帝将朱笔放去了一边笔架上,颔首道:“让他们进来吧。”
“是。”
不多时,四位重臣便一同入了御书房,并赐座。
在没有朝会的日子,类似今日的小朝会很是平常,反正在隆祐帝这是没有休息的,连带着他们这些大臣也难休。
人来得齐全,隆祐帝也不废话,当即道:“诸位爱卿皆知,朕欲设新法,然如今国库空虚,不敢妄动。而连年天灾人祸不断,如何增加朝廷的进项,当属首要,总不能今年空虚,明年寅吃卯粮,卯粮吃没了又吃什么?”
四人脸色都不好看,一家谋取生计尚不容易,更何况一国。
“赵爱卿,你说说看,前一年国库入账了多少?”
此等数目,身为户部尚书,赵公瑾自然熟稔于心,应声回道:“去年入库,折合白银共计一千五百万两,支出,支出三千七百万两……”
隆祐帝颔首,“是了,一年税收不过是一千五百万两,你们可知岳凌在沧州抄家暗通倭寇的豪商,抄出了多少两?”
四人摇头,推说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