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奸党的少壮派们只需要群情激愤就行了,老成派们要考虑的就多了,两边爆发了争论。
韦待价夹在中间,手足无措。
砰!
敲桌声响,众人立刻安静下来。
李明拍着桌案,撑着身体慢慢站了起来,平静地说:
“不必争论,你们也不必气愤。弃我而选择太子,就是我父皇的本意。”
其他人毕竟是外人,不可能完全理解老李家的复杂家事,更不可能理解李世民此举的真意。
而身为老李的儿子,李明就懂。
还有一位老李家的宗室也懂,那就是原教旨的嫡长子党,被毒杀的河间郡王李孝恭。
不选嫡长子继承的恶果,李世民已经亲口品尝过了——国家动乱,自身患疾,子嗣互杀。
这次算李世民命大,才有再来一次的机会,他肯定会重回自认为的正轨,重新坚持嫡长子继承制。
就算明知李明还活着,也不会动摇他的决心。
不能立贤啊,立贤太坑了啊。
任何其他形式的继承制,实质上都是玄武门继承制。
“殿下,既然那是太上皇和皇帝陛下的旨意……”
房玄龄话说了一半,盯着李明。
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明,这位大家的领头人身上。
他们什么都没有说,但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接下去该怎么办?是遵旨,还是抗旨?是归顺,还是造反?
李明没有立刻回答他们,沉默地与手下人擦身而过,踱步离开了房间,最后留下几个字:
“兹事体大,我再好生思量思量。”
他一路走出了州府,来到了宽敞的大街上。
大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和天上的夏日一样灿烂,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望着自己亲手打造的地上天国,李明这才长出一口气,将胸中郁积的怨气呼出。
奶奶的,李二真是能找麻烦,倒反天罡玩什么“吾儿,朕能辞职吗”的戏码。
接下去该怎么办?
乖乖领旨,学习九郎的榜样,缴枪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