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王府观礼,北方战局(5K字,章尾附势力分布图,求月票)(1/7)
神州辽阔,法统万千,但也正因如此,免不了便有地域门户之见。
天倾东南,神州东沃而西瘠,南富而北贫,于是自东北向西南,以室韦山—太行山—武陵山—雪峰山—南岭一线为界,正道占了东方,邪魔被驱逐到西方,正邪自然不两立。
只不过在西方有一个例外,造化神秀,在险山恶水中孕育出一个都广之野,于是道门在此蓬勃发展。自唐后,此地改道为玄,并把西方一分为二,分隔南北,在南的被称为南派魔教,在北的被称作北派魔教。
至于东方,尽管都是正道,但因为地形与法统的缘故,在漫长的时间中,也自然而然划分了门庭。
淮河以南,即为口头上常说的东方道门,以浩然盟与正一盟为领袖。淮河以北,即为北方道门,以全真盟为领袖。当然,这种叫法只是因为当前神州道兴而佛衰,要是放在有唐一朝,那就是南禅北禅的叫法了。
而且历代道门兴盛之时,东方道门都是以龙虎山为宗主,如果需要齐心协力结盟,来诛魔渡劫,甚至是与北道、西玄或是禅宗相争,结的盟都是叫正一盟。只是近几十年来,龙虎山大小天师毫无作为,昏招频出,东方诸道碍着龙虎山先贤的面子,有些事不愿意宣扬出来,但是也不想再奉龙虎山为宗主。于是这次魔劫起时,几个仙宗一商量,便喊出了浩然盟的口号,也算是独立于正一盟之外了。
当时浩然盟出世,北道也是惊诧非常。
不过分家这种事,也不是只有东道干,北道亦不能免俗,而且要更早、更彻底。
北道全真盟诸宗,以燕山为界,分作淮北全真和辽东全真,前者往往因为是全真发源地的缘故而直接被简称为北全真,也即口头上常说的北道,后者则是因专修龙门法被又称作龙门全真。
燕山以北,即辽东黑山白水之乡,三面都是蛮荒绝灵之地,把燕山一锁,便自成一国,比群山环绕的都广之野还要来得自固。而且辽东物资丰饶,高山临海,沛水沃土,这里的人喜欢这里,不怎么与外面的人打交道,龙门全真在这里发扬光大,有时候也直接自称辽东派。
所以,东方的辽东,便如同西方的吐蕃,超然世外太久,以至于人们都常常忘记了这两个地方。前者自立于北道东道之外,而后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