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吾辈鱼水,岂在簿牍之间?(1/8)
却说刘备走到街上,听到了一句有关李翊的童谣。然后使人去查,问及孙乾李相是否听过。孙乾答说不知。刘备怒道:“此歌谣有中伤李相之意。”“纵然其本人身居高位,忙于政事,未曾听到。”“尔等身为相府中人,何以不加提醒?”孙乾默然,低头认错:“大王教训的是,臣知罪。”“罢了……”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这首歌谣也是刚兴起来不久。河北的百姓,单纯觉得它朗朗上口,明面上又是歌颂李氏的财富与恩德。却并未意识到其背后所隐藏的政治意义,便将之给传播开了。这若说背后没人刻意推动,刘备是不信的。“尔等且说,作此谣者,是何用意?”刘备沉声问。众皆默然,刘备便点名问孙乾。孙乾乃道:“臣以为,作谣者并非是欲使李相听到。”“而是为了让百姓口口相传,传至徐州,传至下邳,传至……”孙乾不再继续往下说。刘备乃颔首,似笑非笑地说道:“这不是挺聪明么?”“公祐啊,当初李相总制河北之时,寡人派你一同去往。”“本意是为了辅佐丞相,安定河北庶民。”“奈何这几年,你怎的越活越不明白了?”“还是说在河北待太久了,忘记了一些东西?”面对刘备的责备,孙乾并未出声反驳,而是低头静静地受着。左右之人,无一人敢开口。环境改变人呐……大家都明白,刘备是在批评孙乾在河北待了几年后,少了士人该有的气节与责任感。变得有些畏难怕事了。于孙乾而言,这事儿牵扯很大,跟他本身也没有直接关系。他完全可以装作没听到,等李翊自己发现。毕竟河北其他官员都是这样做的。只是没想到刚好碰上刘备听见了,又刚好点名孙乾来问。孙乾撞在枪口上,在刘备面前也没敢多隐瞒,一五一十地就直接交代了。“……罢了,此事也不能全怪你。”刘备忽然一声叹,遥指远处官署。“寡人到河北几日,便发觉此地官僚,言事如猜哑谜。”“总是说三分,留三分。”“便是报个灾,都要先算利害三遍才肯罢休。”“全然不及徐州诸员,虽亦各有顾虑,然鲜少如河北官员人人如此。”说着,刘备撩衣从孙乾身旁掠过。“明日去青州罢。”“任云长麾下治中。”“云长义气深重,孔大夫又重礼法。”“人皆言青州乃齐地礼法之邦,汝便去那里任职。”转过头,直视孙乾,语重心长道,“或可重拾士人脊梁。”治中相当于省二把手,孙乾明面上看去,似乎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