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刘备感动垂泪,宁使子玉负我,毋使我有负子玉!(1/6)
“除开流民安置之外,将士十月为冬赐,也须钱粮开支。”荀攸把徐州的开支明晃晃地摆在刘备面前。刘备治军是有冬赐习惯的,每到十月时,就要开始冬赐,大飨军士。荀攸的话还在继续。“况陷阵营真正组建,所需用到的铠甲斗具亦是一笔不菲开支。”“至于屯田之用钱粮,更是不计其数。”“徐州诸臣上下一心,开源节流,紧衣缩食,已将赋税钱粮用到极致。”“如何再供给一个朝廷中枢?”“除天子御用之外,所需用到的宫室城郭,以及天子身边的皇后、嫔妃,男女宫人,所费之数亦是难以计数。”荀攸将自己担忧说出之后,莫说刘备,其余诸臣无不点头赞同。他们辛辛苦苦打造徐州,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钱难道要那个天子和他们的文武百官用吗?天子要是迎过来,肯定是要修建宫室城郭的。一概御物也不得少缺,不然丢的是皇室的脸面。光这笔费用,就会加剧徐州的经济负担。历史上的曹操倒是不惧,他掘了梁孝王的墓,得金银无数,当然不缺钱。但徐州开源节流,每一笔经费那都是用在了刀刃上,可不敢说有浪费之处。“先生所虑甚是啊。”刘备皱了皱眉,承认荀攸说的很有道理。徐州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才有今天的局面,岂可因一人之故忍看功败垂成?荀攸继续说道:“不瞒明公,攸早年间也曾在朝廷任职,时任黄门侍郎。”“深知汉廷腐朽,百官无能,彼此之间勾心斗角,攻杀同僚。”“攸正是念及此,才欲去蜀地担任蜀郡太守,远离纷乱。”荀攸与他叔叔荀彧不同,荀彧忠汉,荀攸却更忠于天下。他更愿意相信天道有常,顺势而为。如果他觉得汉室有希望,就会去扶。如果没希望了,他也不会去强为。所以年轻时,荀攸敢去刺杀董卓。董卓死后,社稷更加板荡,荀攸自知留在京城无所作为,索性辞了朝廷给的任城相,停驻荆州。这是荀攸的中庸之道。他低调谦逊,足智多谋。被曹操评价为,或许有人能够比得上荀攸的智慧,但没人比得上荀攸的低调。这方面倒与贾诩颇有些类似。“公达之言,甚合我意。”李翊也站出来出声应和:“如今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肺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我闻去年三辅大旱,蝗虫起,百姓饥。”“天子曾命侍御史侯汶煮米豆救济百姓,然侯汶却公然侵占公粮,致使百姓饿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