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牌照(3/4)
就是因为它的利润比在印度国内高。那些贸易商的进货价,大概是印度本土的1.5倍。罗恩要考虑运费,还有额外的附加成本。比如电视的标识和说明,都要翻译成阿拉伯文或英文。迪拜的关税很低,但也存在。把这些都扣除掉,每台电视机比在国内多赚30%左右。这种好光景,罗恩恨不得把四处工厂的产能全部拉满。他在古吉拉特邦只停留了两天,就马不停蹄的飞回孟买。无论是电信牌照,还是太阳卫视,都有很多事在等着他。当然,临近年底,他也要先盘点一波自己的资产。整个95年,苏尔都在都在疯狂扩张。光分工厂就建了三座,大部分资金都是通过贷款筹集。北方邦勒克瑙工厂,原计划投资3亿卢比,加上配套生产线合计5亿。除此之外水泥厂扩建,产能连翻六七倍。也都要钱,8亿卢比。这笔钱全部走的贷款,部分来自邦银行,部分给了罗伊的撒哈拉银行。倒不是罗恩从银行贷不到钱,这纯粹是为了照顾撒哈拉的生意。毕竟罗伊地产公司的水泥,全是苏尔供货,大家礼尚往来。古吉拉特邦工厂规模最大,建造成本就有10亿,把设备、人员再算进去,20亿打不住。蒙德拉还有一座矿场在建,初期投资4亿卢比。罗恩在莫笛老家的投资规模高达24亿卢比,印人党只给了他5亿贷款,剩下的都是他自己解决。泰米尔邦更离谱,工厂规模和古吉拉特相似,却还多了一座造价2亿美元的港口。这还不是全部,孟买苏尔园区生产线一直在扩建,也花了5多亿卢比。来算一算罗恩要这些资产全部建成,要花多少钱。嗯,不多125亿卢比,3.1亿美元。看完报表后,罗恩直挠头,早知道就不算了。好在七七八八从银行那里凑了42亿,前期全靠这些贷款支撑。不过投入都是值得的,苏尔电器这一年的利润也飞速增长。截至11月初,光电视机业务的利润就有70亿卢比。整合水空调、电饭煲这些产品的销售数据后,苏尔电器账上的钱大概在80亿,弹药充足。当然为了支持各地分工厂的建设,除了银行贷款,罗恩自己也投了20亿卢比的现金。把这些扣除,他账上还有60亿卢比,大多被换成了美元。总的来说,他这点钱还不够偿还银行贷款。但罗恩却一点都不慌,因为随着各处分工厂陆续投产,苏尔电器的利润还在不断创下新高。月产50万台电视机,5万台水空调、电风扇,10万台电饭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