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荀攸洞察离间局,关平领命烧山林(2/4)
他并没有选择弃用或者杀掉蔡瑁。
只是多加防备。
所以刘巴又拿出另一个证据,转而离间另一个水军大将,孙贲。
相对于蔡瑁,孙贲就显得很牵强了。
为何??
孙贲亲眷俱在江北,又与丞相有姻亲之故。
甚至可以这么说,有朝一日孙贲助丞相下荆州,并江东,以孙贲之功,必为安抚江东不二之选。
待天下一统,孙贲孙辅兄弟必招入京,若非三公便为九卿,封侯列爵不在话下。
实无必要为鲁肃一言,而作反复之姿。
然而,刘巴既然说了。
丞相亦不能置之不理,和蔡瑁相比,孙贲更掌水军机要大权。
大战之前,断不可冒险。
只能无奈暂转他职。
所以,思来想去,刘巴几番言谈,竟使丞相暗黜两名水军高官。
倒像是最有可疑之人了。
那么刘巴是假真降,真诈降么?
荀攸亦觉刘巴并非洁烈之人,诸葛亮似乎也不会冒这个险!
刘巴是真向往丞相,并非真诈降。
所以,只有一种可能!
刘巴从一开始被诸葛亮所利用了。
倘若刘巴未真降丞相,他自可以联系蔡瑁,诱其归降,以弱丞相水军之势。
倘若刘巴真降了丞相,却又可以迫害蔡瑁,陷害刘巴,万一丞相一冲动,将蔡瑁亦或刘巴斩杀,既损水军之脊骨,又可彻底断绝荆州之士投北之路。
所以,此计无论刘巴作何选择,诸葛亮将都立于不败之地!
荀攸将自己的猜测说与曹操,曹操思量半晌亦不禁感慨。
“此计高明也!”
但再高明的计策,一旦破解其思路,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既如此,诸葛亮岂会轻信蔡瑁来降?”
“依在下揣测,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