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衣锦还乡(2/4)
赶紧对对账,交上答卷。
“满意,满意,不过还不够,我希望这条路能继续扩宽,起码得要有个三米宽。”
三米宽是要留够大货车的宽度,不然光靠人力能有什么作为。
“啊!那得多少钱啊!”
光按祁同伟规划的道路,左右交错,就已经达到二十公里。
再扩宽,得花费多少粮食,多少人工啊。
“村长,钱您不用担心,主要以这条主干道为主,其他通往田间的鸡公道暂时不用。”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不变的道理。
除了改农为树,祁同伟还决心办厂,两手要抓,两手要硬。
否则凭借人均五亩的地,光靠种植翻身,是不现实的。
尤其果树这种东西,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看天吃饭。
一年的温度适宜,才能长的好,长的多,前面几年更是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是一个长期工程。
所以祁同伟还需要一个能不停产生收益的金鸡。
在见识过罗龙工厂的效益,祁同伟有了启发。
至于建厂做什么,祁同伟也有了一点想法。
随着人们逐渐富足,衣食住行有着广阔的天空。
未来十年说是风口也不为过。
造车建楼什么的,祁同伟没这个能力。
开设制衣厂或者副食品厂祁同伟还是有些想法的。
大不了自己出设计,换罗龙或者李家的订单。
后世很多新颖的衣服什么的,祁同伟还算记得一二,找几个设计师怎么也能弄出来。
“咱就种个地,要那么宽干什么?”
“当然是走货车。”祁同伟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
“平常大家交粮,卖粮都要一大早挑着粮食走上很远的路,等咱们修了路,以后咱们就不用了,可以让大货车直接进到村里。”
众人喜形于色。
以前想要卖点东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