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在美食面前,都是弟弟(1/3)
“扣子,针线包,还有这个布料,别看小,都是咱们棉纺厂的上等货,买着逢衣服,价格便宜,看起来还高档,
比供销社的便宜不少呢,还能给你们省下来路费不是?”
刑老二一直以来都是在坐镇指挥手下卖货。
如今第一次自己卖货,看着热情的村民一个劲地问价格。
突然有一种感觉,赚钱不丢人,以前偷钱才丢人。
“这么好看的扣子多少钱?”
“这个针线盒多少钱?”
“草!这还有烟斗呢?这尼玛不是老毛子货么?这个挺贵吧?”
刑老二一边打着哈哈,一边说着价钱:“扣子三分钱一个,五分钱两个,针线盒一毛八,这个烟斗就是老毛子的,价格不贵一块二!买到就是赚到!这玩意要是在百货大楼,最少也要三块多呢!”
“想买啥东西拿走把钱放到铁盒子里就行,这都是卖货郎的老传统,
这时候物资匮乏,交通也不便利。
想要买到东西往往都要看运气。
不少热销的产品,就算是有票都不一定能抢得到。
而且刑老二还听从了苏星若的建议。
并不是自己收钱,而是在卖货的盒子里装了一个铁盒专门收钱。
自己买多少钱的东西,放进去就好。
主打的就是一个信任。
在县城当然不能这么干。
不过在乡下,村民们胆子小,就算偶尔有偷奸耍滑的。
和赚取的村民的信任相比,那都不叫事。
随身带着钱的,已经开始在两个自行车附近挑挑选选。
没有带钱的婶子们急忙朝着家里跑去,要知道买这些不用票,就已经占了大便宜了。
而且价格还比供销社便宜那么多。
八零年初,改革的春风还没有吹到这边,直到九二年左右,才彻底的改革完成。
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集体时代,也算是一代人的经历,不少村里的老人,一辈子都没有出过村子。
甚至连边角布料能卖都不知道。
这就跟后世第一次看到淘宝,能在网上选货,直接送到家时是一个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