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四十七章 气运长生(4/5)
孩子一样,很多懒惰的人都把孩子扔给父母来带,出现了问题也不能再怪父母。【王卫国】找到成兰。他们不能大力发展科技。毕竟已经听到圣地老祖的讲道。会出大问题的。但一些细小的改变,稍微好一点的技术,他们还是可以发展出来的。那么首先改变的科技,就是利用钢铁战衣的方舟做能源。接着研究电动机。其实电动机可比蒸汽机容易太多了。从制造过程就能看出来。而且对于修炼者来说,那么复杂的法宝都能炼制而成。何况简单明确的电动机?很简单的。【王卫国】就很容易做出了许多台。接着有了电动机,就能制作抽水机。抽水机的出现可以说能彻底解决干旱大问题。就像【王卫国】小时候,虽然很多次旱情,但也只是多花点电费,然后多抽些水。其实只要一个地方降水量足够,大地自然有蓄水层。如果连年降水不够,蓄水层下降就麻烦了。没有抽水机的时候,农民只能依靠河流。但河流不稳定,经常断流。一次旱灾就要背井离乡。因为浇水的问题互相殴斗。所以水的问题,可以说是各个村之间,各个农民之间的主要矛盾之一。没有水就意味着田地没法收成。有水,田里能收成。百姓就能凑合着活。明末几次大起义,也是出现在旱灾频繁的地区。导致农业生产彻底完蛋。而江南其实相对来说税负被安排的就更重。一直都是实行的江南重税负,只不过到了后期江南的士绅力量强大,能拖能抗能躲……导致最后反而穷省提供了更多的税。又因为有足够水,所以百姓有活路。活路更多。江南一直没有事。苛捐杂税不要太高,至少能让老百姓种完地之后,交完地租,交完赋税是他能剩下自己的口粮。这是最基本的。如果口粮还能再稍微有点盈余的话,就可以自我改善生活。当然万一生病的话,一家人又会陷入危机。因此很多村子难以有几代的家庭。在【王卫国】的安排之下,他选择试点地区,是京城附近一处郡县。毕竟他是个大太监了。现在拥有几百万亩的土地很平常。别忘记他已经有元婴修为。还被大乘期老祖看重。他如果真想兼并土地,弄个千万亩地,亿亩地都不是问题。在他的管理下,农民的粮食产量得到了迅速提升。抽水机让旱地身价十倍。一下变成了水浇地。“水浇地”这三个字,只有封建社会的农民能知道它的含义。旱地二三两银子一亩,甚至没人要;水浇地可以20两,乃至40两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