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六百三十章 主线任务(3/5)
懂得一些造火药,造枪炮,种地的知识,但是他们自己的执行力有限。人都是有惰性的。这是解决不了的事。在熟悉的现代,都勤奋不起来。指望他们回到艰苦陌生的古代勤奋起来?闻人升亲眼所见,很多人穿越之后,一天两天地过下去之后,大人能混个小地主就不错了。指望他们去造反,那是想多了。尤其还是在宋朝这种相对来说,只要有钱有势,过得还不错的时代。在清就不行,你有钱有势,也得防着文字监狱。宋代文字狱也不是那么严苛。当然你要是个穷人,在宋朝自然过得凄惨。穷人哪朝过得都惨,只是现代下线高一些。随后,这五人接着就在一群人的围观下,当了衣服。“啊,是西人吧?”“不像啊,皮肤很白,但相貌和我们一样。”“头发那么短,莫非是和尚?”众人将衣服当了,当铺黑心掌柜,只给了五百文钱。还是资深者亮了拳头,才换成五贯钱。五大串铜钱是很沉重的。因此换成了五张钱票。说实话,他们的衣服是很值钱的。这当铺掌柜用手摸,牙咬就能感觉出来牢固程度。穿个七八年不带磨破的。当然前提是不能下地。下地的农民也不会穿衣服,基本都是套一个裤衩拉倒。所以电视剧上的古代农民,和现实中完全不一样。赤脚、光身子,下地干活,这才是常态。农民衣服珍贵,不可能耗损在地里。只有重要场合才会穿。当铺掌柜心黑。只要一摸他们衣服,别管款式不对头,但肯定知道这些衣服很值钱。何况还有西域的噱头。转手一卖,卖出四五十两银子,翻个十倍不成问题。所以当铺这生意,在古代必然是当地最大的势力开设的。否则别想赚这样高的利润。最后他们又换成了当地人灰扑扑的旧衣服。因为缺少保质的化学颜料,所以衣服一开始是鲜艳的,但洗过几次,过上几年,就会立刻变成土灰色。所以真正讲究的电视剧,写古代都是灰扑扑的。而五个人换完之后。有人说道:“那现在我们去找方腊吗?”“我记得方腊是在东南啊,我们现在是在京城。”资深者说道:“先不着急,根据时间来看,方腊起义至少还有一年时间。”“我们先在城里打听打听,最好是埋伏下几个暗子。”众人纷纷点头。打仗情报第一。这是满清早年崛起的绝招。对付大明就靠收买奸细。资深者说的很有道理。“可惜我们在这里,能用的只有力量和精神,如果会个催眠和幻术,埋下暗子就容易多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