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这叫效果不太好?直接达到了预期目标!(2/6)
工作的经验,自然知道该怎么去解决问题。在对于资料进行分类汇总以后,王浩脑子里已经大致有了方向,他马上找来了陈蒙檬和许杰。今年陈蒙檬正式毕业了,被西海大学聘任为副教授,并担任王浩的日常工作助理。许杰还没有博士毕业,他是在张志强手下读博,属于数学计算机的研究方向。现在王浩手里的一些数学计算机方向的工作,都喜欢找许杰帮忙一起解决。许杰的数学水平赶不上陈蒙檬、海伦等人,但最关键的是,他的数学和计算机结合的方向上,能比其他人做的更好。王浩找来了两个人就交代起了工作。简单来说,写代码。因为牵扯到有无效与无关进未筛选,再加上夹杂很多高难度数学计算机转化,代码可不是找个人就能写的,必须对于离散数学、概率有深入的理解。所以把工作交给陈蒙檬和许杰就刚刚好。……陈蒙檬和许杰的水平确实不差,两人总计花费了三天时间就完成了所有代码的编写工作。与此同时,王浩也建立好了数学模型。在结合写好的代码,针对资料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到了一系列的结果。之后就又是数学分析。后续的工作相对比较容易一些,因为有类似的经验,最终做出了曲线图,在根据推导出的函数来分析偏差值。「这个偏差还是太低了!」王浩看着图表中的数据,有些头疼的按了按脑门。许杰看着的图表数据,忍不住问道,「王老师,这个偏差指数代表了什么?」「代表依靠我们的分析结果去改善工序,提升很小。」王浩简单的说了一下,「你也知道,我们是对于一种特殊钢材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我们要根据分析结果,来改善制造工艺和流程,也就是确定哪些步骤是有效的,哪些步骤是无效的,哪些步骤效果好,哪些步骤效果差……」「如果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偏差值太小,也就代表我们得到的结果,可能会不尽如人意……」他说的再次感叹了一声。许杰思考着点点头,有些疑惑的问道,「总归是有效果吧,毕竟我们已经分析出了偏差。」「所以我才说效果不理想。」王浩感叹的说着,却知道已经没有办法继续研究了,因为任务已经完成了,灵感值也不再增加了。换句话说,以彭辉团队发过来的数据资料做分析,他们能做到的已经是极限了。「如果想要再进一步降低钢材的含氧量,就必须要增加新的流程,或者以某种新方式去制造。」「这个方法,估计彭辉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