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特异现象与《格鲁姆湖计划》(2/5)
,看起来就有些不可思议。在29岁那年,凭借对于弦理论的深入研究贡献,保罗菲尔—琼斯被聘任为加州理工大学的正教授。这个职位很了不起。国外大学也是有类似于'编制的职位,'正教授」也叫做'终身教授',就是类似于编制的岗位,不出意外的情况下会被终身聘用。但是,顶尖名校的正教授可不是好拿的。每一个国际顶尖名校的正教授,都是单独领域的国际顶尖学者,而29岁的保罗菲尔—琼斯,已经在弦理论研究上有突出成果,被公认为弦理论的青年学者代表,甚至被认为是爱德华—威腾的接班人。作为弦理论领域排名前三的人物,保罗菲尔—琼斯的前途自然一片广阔,直到出现了湮灭理论。保罗菲尔—琼斯「很有眼光」,他放弃了弦理论方向的研究,顶着弦理论「叛徒'的名号,迅速转投湮灭理论的研究,还快速有了很多的成果。之后就是现在,四十岁不到已经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个履历简直可以用传奇来形容。「神人啊!」「超级天才,真正的超级天才,保罗菲尔—琼斯的履历,完全碾压所谓的天才.......「以后他就是超人保罗!」....」保罗菲尔—琼斯确实受到了很多关注,但在学术领域来说,更加受关注的依旧是王浩。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王浩的表现非常的正规,但后来回答主持人提问时,他说起了自己近来的研究,还是非常吸引学者们注意的。特异现象理论!一项湮灭理论范围内的新理论。虽然王浩只是用了简单几句话来做表述,但他的表述说起了一阶铁原材料制造上的问题,谈到了对于问题的分析。以此,研究出了特异现象理论。他还表示希望更多的科学家参与研究,以便去对理论进行验证,自然吸引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下一期的《湮灭物理与理论》上。很快。《湮灭物理与理论》正式发行,好多学者第一时间就进行查看,也知道了特异现象理论。特异现象理论理论的研究基础是实验发现。在一阶铁原材料制造的过程中,实验发现纯铁处在强湮灭力场范围内,不管是放置多久的时间,内部发生电子迁跃的铁元素比例都不会再提升。这个发现听起来似乎没什么,深入思考一下确实很不一般。因为,无法解释。如果像是普通的化学反应,比如说木炭燃烧,只要有足够多的时间,所有的材料都会被燃烧。元素电子迁跃是一种全新的现象,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