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渺然小说> 其他类型> 北雄> 第1538章首战(2/5)

第1538章首战(2/5)

李靖在战略战术上的安排。

    只是这明显有悖于兵部制定的速战速决的战略。

    当然了,这个听上去很严重,实际上则也没什么。

    当世的情况和后来不同,由于受限于通讯条件,中央制定的战略只能服务于军前将领,对于李靖等人而言,并没有多少约束力。

    自古以来都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说法,说的其实就是这种情况,并不是专指军前将领抗命不遵,进行军事独走的情形。

    即便君王或是朝中重臣出于各种考量,对前方将士指手画脚,通信条件也会限制他们的操作。

    于是也就慢慢演变成了监军制度,每逢大军出征,朝廷都会在军中设置监军,来尽量的贯彻朝廷令谕,顺便监督军前将领。

    其权力的大小大多取决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以及朝廷对军队的把控能力等等因素。

    这其中的利弊不好说,得看最终的结果,胜了什么都好说,败了的话,难免互相推诿,留下一地鸡毛。

    …………

    如今的唐军倒是不虞于此,朝廷对李靖的信任是明摆着的,即便有军法司,军情司这样的机构,却在战略战术上给予了李靖等人留出了极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因为这毕竟是开国之初,作为马上皇帝,大唐的君王对军队的掌控力度非同寻常,拥兵自重,或是功高盖主之类的糟烂事情并不在李破考量之中,更何况领兵的还是他的老丈人。

    所以君臣都很安心。

    拿此战来说,李靖的战略就得到了最大力度的执行,即便众将对此颇有微词,却也不到违抗军令的程度。

    赵世勋所部首战告捷,不管这厮多有主意,李靖闻听战报之后,还是满心欢喜。

    这一战不但杀伤了高句丽的有生力量,而且能够极大的提振唐军士气,为之后的攻城战做出了非常好的铺垫。

    遗憾之处在于,如果换了李靖自己领兵,他绝对不会像赵世勋这么去做,稍微示弱,把高句丽人引出来,配合陈圆等人打一场围歼战,岂不比现在强上许多?

    只是战争没有如果,高句丽人经了此战,被唐军迎头痛击之下,应该是能清晰的认识到与唐军的差距了。

    之后若无意外的话,高句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