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渺然小说> 网游动漫>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第525章 平壤大捷(3/4)

第525章 平壤大捷(3/4)

钟可打9发,小型火炮射速比之要快一些,重型炮射速是朝军重型铁质岸炮的10倍左右。

    ~~~~~~

    “报!第一兵团已渡过大同江,抵达城下,是否立即攻城?”

    武定皇帝望着跪在面前的传令兵,振奋精神,大声道:

    “进攻!”

    一队队火铳兵扛着新式火铳,在各营营官、把总的指挥下,迈着整齐步伐向七星门城墙推进。

    他们前面,约莫两千多朝鲜俘虏成了填壕尸体,此刻静静倒在自己人挖掘的壕沟中。

    辅兵们扛着云梯、推着楯车,艰难的走在大同江江岸边,平壤城虽然近在咫尺,对他们来说还有很远。

    齐军战兵的武器配备,早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线膛枪开始取代滑膛枪。

    线膛枪并不是齐国人的发明。早在15世纪末期,就有膛线的火器就已经在欧洲出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就使用过带有膛线的火绳枪。

    不过螺旋形的膛线,却是刘招孙第一個发明的。

    根据太上皇的说话,直线膛线的射击有助于提高精准度,使得射击更加稳定,较深的膛线效果更好。

    宋应星与茅元仪联合,设计一种新式线膛枪,别出心裁地将这种步枪的弹膛直径设计得小于枪管内径。

    这种线膛枪使用略小于枪管内径的球形弹丸,因此可以顺利地将子弹装入枪管之内;而子弹到达变窄的弹膛部位便会被卡住,此时使用通条用力冲打就会让铅质弹丸变形嵌入膛线。

    不过,球形弹丸在通条冲打时会变扁,影响飞行时的稳定性,而且也不太适合用在线膛枪上。

    两人改进了设计,研制了锥头子弹,这样以来,子弹稳定性大为提升。

    武定皇帝得知此事,重赏两人,许诺宋应星茅元仪两人去世后,可以和康应乾乔一琦一样,入太庙。

    武定皇帝相信,有了蒸汽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很快,线膛枪大规模生产将不是个问题。

    后来工坊对锥头子弹不断改进,直至出现米涅式步枪、米涅弹,当然,这是十几年后的事情了。

    截止东征朝鲜时,作为全军精锐,第一兵团火铳兵已经全员换装最新式线膛枪。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