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渺然小说> 历史军事> 明末钢铁大亨> 1827、大明图书抢救计划二(2/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 阅读主题
  • 正文字体雅黑宋体楷体启体思源苹方
  • 字体大小A-20A+
  • 页面宽度

    -

    100%

    +

1827、大明图书抢救计划二(2/3)

、文治武功齐备的一代明君吗。

杨凡想到这里忍不住笑了,那位那么自恋,还不得脑补成自己文韬武略,尧舜禹汤不成。他是一定会动心的。

杨凡想起保护大明如今现存的历史文化典籍。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永乐大典》。这部现代已经基本散失殆尽的类书。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

初名《文献大成》,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卷(目录60卷,共计卷),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到现代,正本早已不知所踪,去向众说纷纭。学界怀疑是陪葬永陵了。目前存世的是副本,是嘉靖朝抄写的。

《永乐大典》在永乐年间纂修完成后,只抄录了一部,叫做“永乐正本”。目前现代没人看到过正本是什么模样的。

《永乐大典》的原稿毁于大火,正本失踪。

笔者见过副本实物。非常大的一个大本子。大概有半米宽一尺半多高。

黄色的书皮,内部抄写精美,字很大。

笔者看到的,应该就是到了嘉靖朝,怕大典有损,又重录了的那一部,称为“嘉靖副本”。

因为两部大典都深藏在皇宫中,没有刊印,流传稀少。

六百多年来,在朝代更迭、内忧外患中被偷盗、抢掠、焚烧,到了现代,“正本”消失了,“副本”也只剩下400余册(藏于国家图书馆,还有部分流散日本和欧洲)。

实在是可惜的很,它的价值不低于《四库全书》。

杨凡感觉手指烫了一下,才发觉烟烧到过滤嘴了。赶紧把烟头扔掉,踩灭。

刚才出神思考大典的事情,忘了夹在指间的烟了。

《永乐大典》比《四库全书》还惨,基本散失殆尽了。至少四库全书还有几套留存于世,大陆和岛上都有完整成套的。

现存有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文溯阁本和文澜阁本传世至今。

文渊阁本今藏台湾省,文津阁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文溯阁本今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在战火中多所残阙,后来递经补抄,基本补齐,今藏浙江省图书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