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八股取士(2/3)
朝最后一场恩科殿试了,下一次就是新朝第一届了,你要努力了!”朱雄英回头玩笑道:“皇爷爷,你说孙儿要是参加科举能不能中个一甲进士?”老爷子顿时笑了,说道:“就你那点学问,能中个秀才都算咱老朱家祖坟冒青烟了,还进士……压根没戏!”“不过,换成高炽的话说不能考中进士,最少也得是个三甲!”朱雄英立马把头扭了过去:“切,别小看人,那是我没机会好好读书!”这句话说的极为心虚,其实心里想的是:“老爷子,你看人真准,我以前考试从来没考及格过,老师经常说,别让学习耽误我的人生!”老爷子把手搭在朱雄英的肩膀上,问道:“那咱问你,你会写八股文吗?”朱雄英挠挠头,有些尴尬,索性不再说话!我连四书五经都没看完,我会个嘚啊,那玩意实在太难了!八股文,一种科考规范文体,分为破题(点出命题问题)承题(根据命题问题作出初步解释)起讲(根据命题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入题(根据自己观点展开论述)起股,中股,后股(在论述过程中加入自己平生所学的知识,最考验文笔)束股(总结收尾)简单的说,类似于现代的高考议论文,和公考申论一个套路,都是先破题,在承题,分三五段阐释分论点……不过八股文要求更严格,不仅要对仗工整,还不能超出一定的字数。而且出题的内容不能超出四书五经!所以只能各种拆句,断句,四书五经就这么多内容,用过的自然不能再用,这不仅考验学子,也十分考验出题的考官,有时候出题的考官都不知道自己出的题是什么意思!糊涂蛋考糊涂蛋,然后一起糊弄皇帝,不过现在是洪武朝,才开了四科,没发展到这种地步。最关键是,科举考试考的不是传统的四书五经,而是朱熹注释过的四书五经!也就是说,你必须按照朱圣人的思想来写,不能出现自己对四书五经内容的理解!朱圣人的思想是对的,是最正确的,是范本!朱圣人的思想是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换一种解释就是,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话又说回来,明朝的科举虽然苛刻,但仍有许多出类拔萃的学子在有限的规则之下写出许多精彩绝伦的文章!只要在规则之内插入自己的观点,再用优美的词句表达出来,如果能做好,就会在科举中脱颖而出。同样,八股文极为考验读书人的文学水平,学艺精不精,就看八股文。只要八股文章写的好,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