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0章 三元转旋瓶含义(2/4)
陈阳眼神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缓缓抬头看向金左喜,“这件三元瓷瓶的来历,在清宫文件中有着极为详尽的记载。”
他的手指轻轻拂过瓶身,“当时的瓷器文件记载,在乾隆十九年九月二十八日那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一份重要的进货单被送到了乾隆皇帝的案前。这份进货单上详细记录着五件稀世珍品,而这件三元转旋瓶,正是其中最为出众的一件。”
文献记载
陈阳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追忆,“根据内务府的档案记载,这件瓷器在十一月初四日那天,经过层层把关,终于被恭敬地送入紫禁城。当时,正值深秋,宫中的红叶已经铺满了地面。仅仅过了五天,也就是初九日,乾隆皇帝便下旨,命人将这件珍品送往热河行宫。”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而这背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典故。乾隆十八年,也就是 1753 年,皇帝对木兰秋猎产生了空前的热情,他大幅增加了参与的朝臣数量,甚至连木兰围场的猎人都翻了一倍不止。整个围场,可谓是人声鼎沸,盛况空前。”
说到这里,陈阳的声音略带深沉,“但令人玩味的是,到了乾隆十九年,也就是 1754 年,这场年度盛事却突然中断了。木兰秋猎,首次未能如期举办。”
他的手指轻轻叩击着茶案,仿佛在回忆什么,“就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年过古稀的老臣,也就是时年七十岁的督陶官唐英,从遥远的江西呈上了这件瑰宝。这件三元旋转狩猎瓶,不仅瓶身绘有栩栩如生的射猎图,更是寄托了老臣对皇帝深深的思念之情。”
他深深地看了一眼金左喜,继续道,“这件瓷器之所以被命名为'三元',其中另有深意。唐英在景德镇御窑厂任职期间,经历了整整三朝。从康熙末年到雍正,再到乾隆,他的作品始终保持着最高的水准。这件三元转旋瓶,就像是他在向皇帝诉说:'臣虽年迈,但烧制的瓷器,依然可以在三朝之中称雄,堪称三元及第。'”
陈阳的声音愈发柔和,“两年后,这位为大清瓷器事业奉献一生的老臣,带着对艺术的执着,悄然离世。他留下的这件三元转旋瓶,不仅是一件稀世珍品,更是一位忠臣对君王最后的告别。这其中包含的情感,远远超越了瓷器本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