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5章 没错,我就是吹牛B呢!(2/5)
器做比方,我们国家在金属文物修复方面有独特技术,如果能研究华夏的青铜器,对双方都有利。”
听到他这么一说,耿老心中警铃大作。青铜器是华夏文明的象征,许多珍贵青铜器至今流失海外,哈特尼克尔选择这个例子绝非偶然。
“说到青铜器......”耿老的声音突然变得深沉,颇有意味的看了一眼哈特,“这倒是让我想起一件事,英博物馆的商周青铜器,那些被掠夺的珍宝。哈特部长,您认为它们应该在哪里被研究?在伦敦,还是在它们的故乡?”
哈特尼克尔脸色微变:“那是历史遗留问题...我们现在讨论的是未来的合作......”
“耿,”哈特尼克尔伸开双手连说带比划,“我们是要向前看的,国家也一样,是要前进的,不能老是停留在原地,或者往回看。”
“历史从不会真正成为过去,”耿老摇摇头,打断了他说话,表达了自己坚定的态度,“它影响着现在的每一个决定。华夏不会再重复过去的错误,让文化瑰宝远离故土。”
此时,长桌上陷入尴尬的沉默,战车国总理府的顾问悄悄对哈特尼克尔耳语了几句,后者表情阴晴不定。安德森趁机提议,让大家享用甜点缓和气氛。但没过几分钟,话题又重新开始了,只不过这次的发起人变了。
“耿,”战车国的施密特双手在桌面上轻轻拍了一下,他的络腮胡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你要知道,我们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文物修复实验室!”
“慕尼黑大学的碳 14 测年设备精度达到国际顶尖水平,而华夏呢?你们连最基本的恒湿系统现在都没有!”
安德森立即站起身反驳,他的脱口而出:“不不不,技术优势不能成为文化殖民的借口!”
意识到失态后,他微微调整了一下表情,“施密特先生,您这样的言论正是十九世纪殖民思维的延续,华夏完全有权自主决定文物研究方式。”
帕特西亚女士冷静地插入辩论:“是的,我查阅过数据,华夏故宫博物院去年发表的文物保护论文,数量已经超过柏林国家博物馆。”
说着,她转向哈特尼克尔,“部长先生,虽然他们大部分论文,在国际上没有掀起什么波浪,但最起码他们在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