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七七章 案子难破(4/15)
了派出所还抽脑子装逼的,以及玩的太大,会判十天以上十五天以下,罚几千不等。
王言没有参与讯问,毕竟他手里也有活。不过跟上一次的情况差不多,就是他没参与,而是在楼内比指纹,其他人基本全到地下室去做笔录了。
因为参与了抓人,尽管今天回来的挺早,但是在做完今天的指纹比对之后,也还是到了十一点多。
做完了这些,王言终于是翻看起了桌子上高高的一摞卷宗。
第一个看的就是最久远的十八年前三个月连杀三个女人的连环杀手案,受益于科技的进步,以及领导的重视,有着命案必破的指示,我国命案的侦破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四以上。DNA的应用,对于命案的侦破绝对是重大的催化作用,口号也是在DNA普及应用之后喊出来的。
现场只要遗落了生物信息,那就基本上跑不了了。比如头发、血迹、汗水、皮屑等等,犯罪份子根本想象不到,为了在案发现场找寻到证据,现场勘查人员熬了多少个大夜,掉了多少的头发,以后又要喝多少的枸杞补回来。
但是如果没有找到生物信息,不能第一时间锁定嫌疑人,那就糟糕了。因为这使得案子走向了传统的侦破之路,就是围绕着死者的社会关系做文章,所有认识的人,有联系的人,全都要做一遍调查。还有最重要的,对于案发现场附近的走访调查,这个工作量就相当的庞大了。
而后通过死者的这些社会关系,案发现场附近人民群众发现的异常,去还原出死者生前的一些事。不论是家庭伦理,还是职场的纷争,更或者是男女之间的情事,通过一点一滴,去找到异常,找到证据,一旦有发现,立刻跟进突破,循着线索死死的追查下去。
但很不巧,这四个案子,都是现场没有搜集到生物信息,社会关系没有办法追查下去的。
十八年前的连环杀手案,是发生在两千年六到八月的事。三个月的时间,三次暴雨的夜晚,三个丢失生命的青春女人。
当时主持破案的是当时的分局局长马飞,不是挂名,而是真上的那种,马局是正经的凭着实力干上去的,破了不少的大案,辖区治安维护的也不错,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