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二章 理想(4/8)
就是一大堆的调笑声。王言笑骂了一路,来到了农机的生产车间。
经过了最开始的阶段以后,王言又补足了农机生产的人手,扩大的车间,眼下还是有一百多人进行着农机的相关事务。生产、维修,以及对县里各公社农机站的支援与指导,还是相当重要的。
只不过晋陵县的位置不太好,是在山里的,土地不平整。不像省内的其他地区,在长三角的冲积平原,地好种,收获也多。
也是如此,在当今我国还是靠农业发展的阶段,晋陵县才如此穷困。当然,却也没有真的到了皖南山区之中。属于不好,但是也不坏的位置。
如此农业不好,工业更是发展不起来,能勉强支应县里的开支,维持县里的局面,已是不易。其他真正山区里的地区,那就更难了,都靠着市里调控。
正是王言开了挂,直接拉起了县里的轻重工业,生出了活水,才有了如今的好局面……
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农机生产也陆续的添置了一些设备,目前生产发动机已经没什么问题了。一百多人,这个人力也足够。要求也不高,一天造一台就行。
他研究的,都是小型的农机,适合在山地种植生产。翻地、播种、收割、运输,这一套,他都已经设计了出来。只不过耕种的农作物不同,他一人精力有限,只弄了土豆、地瓜的收获机。
晋陵县耕地三十六万亩,三分之一种的是玉米、薯类等旱作粮,三分之一种植水稻、小麦等,还有三分之一种植棉花、大豆、油菜等经济作物,以及油料作物。
王言争取先将干旱地区的人民,解脱一部分劳动力出来,那么解脱出来的人民日子会一下变好,而留在家里种地的人民,因为参与分配的人少了,那么他们的日子自然也要好过许多。
老一辈肯定是不行,来城里工作的都是年轻人,这已经改变了他们本来也要埋首田地之中的命运。至于老一辈人如何安排,那就得慢慢发展了,因为那是属于福利事业,现在还没到那个程度呢……
王言没有说谎,现在的晋陵县,准确的说是县城,确实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
牛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