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血战赵家庄(2/2)
幸亏距离短,也不愧是冀江独立大队的老班底,一个冲锋还是冲进了鬼子的环形防御圈。
拼刺刀是一营的强项。三年游击战,冀江一带的土顽只要听到和冀江独立大队肉搏,腿先软了。
没想到小鬼子打仗在行,拼刺刀一样在行!
最后剩下的十几个鬼子背靠着背,围成一圈,端着三八大盖,枪刺明晃晃的对着外面,敢上来就刺,一营又伤了好几个战士。
汉阳造比鬼子的三八大盖要矮一截,加上一营的战士又矮小,明显就吃亏,一时竟无可奈何。
一物降一物。关键时刻,一营那三十几杆红樱枪发挥了作用,红樱枪足有二支三八大盖长,破这铁桶阵,正合适。十几个鬼子瞬间被捅成了马蜂窝!
一营牺牲了六十多人,但消灭了三十七个鬼子。冀江独立旅得到了二挺歪把子,二个掷弹筒,三十支三八大盖和近五千发子弹,这,比什么都重要。
这就是冀江独立旅的现实,残酷得令人发颤:命可能没武器值钱!但也正是这样一批又一批战士的牺牲,使得冀江独立旅逐渐的鸟枪换炮,变得人强马壮起来!
一次歼灭日军一个小队,在抗日战争史上,渺小得如沙丘中的一粒细沙,微不足道。
远在重庆的蒋委员长更不会在意这么一次小得可以忽略不计的战斗。只是在八年以后才知道,正是这支毫不起眼的杂牌武装,全歼了他的王牌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