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5章 看天意吧(3/4)
,却也无能为力。正如上官云锦所言,一切看天意吧!
北宁。
作为北楚的国都,北宁这座城池的规模算不得多大。即便是经过断断续续的扩建,勉强只能算是二级城池。
经过几年的发展,倒是比以前强了不少。城内人口在这几年内翻了数倍,常住人口已经有六七万人了。
不是说秦浩治理的多好,而是北宁榷场的建立,吸引了一部分商贾前来。有榷场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附近几个城池或是村庄的百姓前来谋生,混口饭吃。
除了这些,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近几年战乱未停,大量百姓背井离乡,其中一部分流亡至此。
这些流民中既有汉人,亦有塞北胡人。当初突厥和契丹趁机吞并塞北几个小国时,曾有大批难民南下,有一部分选择留在了北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对他们来说,只要能够有饭吃,有衣穿,能活下去便好,才不会在乎秦浩是什么样的人,更不会在乎他与大汉是什么样的关系。因为在这些胡人的眼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汉人。
北宁王宫,一阵清脆而响亮的马蹄声打破了原有的宁静。一辆极其豪华的马车从宫门处缓缓驶出,拉车的四匹骏马毛色纯白如雪,步伐稳健有力。
在马车前方,近百名身着精良铠甲的骑兵整齐地列成两队。他们腰佩利剑,英姿飒爽,威风凛凛的引领着整个队伍为后面的马车开道。
原本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街道仿佛凝固一般,两旁的行人们不约而同停下脚步,目光齐刷刷的投向缓缓驶来的马车。他们先是好奇地张望,随后脸上露出些慌张,紧接着便如同风吹麦浪般纷纷跪倒在地。
这些百姓们低头俯身,以最谦卑的姿态向车内之人表示着崇高的敬意。尽管北宁城规模并不算大,但对于这里的居民来说,秦浩作为统治者所展现出的排场还是颇有规模的。他将北宁治理的如何暂且不提,外出时那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以及奢华的座驾都是必不可少的。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们大多只求温饱,能够有衣可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