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互相制衡(1/3)
顾诚心中其实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但并没有开口说出来。
他假意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微微摇了摇头,“陛下,微臣现在还没有合适的人选。”
周仁帝太了解顾诚是什么人了,他既然提出了这个想法,肯定就已经有了合适的人。
只是现在他并不想说罢了。
周仁帝没有继续追问,转而看向在场其他的官员,“众爱卿有何看法?”
“若是觉得顾相的建议不妥,也可以提出来。”
曲开宇迫不及待,急忙回应道:“陛下,微臣觉得顾相的建议极好。”
“至于这个刺史的人选,微臣也并没有什么合适人选推荐。”
“不过,微臣建议应该派遣对倭国这个地方较为熟悉之人,来担任刺史。”
曲开宇本以为顾诚会站出来反对,着实没有想到,顾诚也不愿意让江念独掌南越。
毕竟,顾诚曾经和江毅是极为要好的朋友,应该会替江念说话。
可如今顾诚却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
仔细一想,曲开宇便明白了一切,顾诚再怎么说也是大周王朝的宰相,自然都以大周王朝的利益为主。
现如今,由朝廷派遣刺史,南越王江念兼任都督,确实是绝佳的选择。
刺史和都督同级别,可以互相制衡着对方,一旦江念有不臣之心,朝廷也能够第一时间得知。
最好能够派遣一个与江念不和之人,这样日后也方便唐永言对江念下手。
其余官员所说的话,和曲开宇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那太子你呢?”
周仁帝转头看向了一旁的唐永言。
“陛下,顾相的建议确实很好,至于这人选,若让儿臣选择的话。”
“儿臣建议户部侍郎李超。”
唐永言急忙开口道:“李侍郎早年间曾出使过倭国,也在倭国也待过一段时间。”
“他对倭国极为熟悉,还懂得倭国的语言,是担任刺史的不二人选。”
说这话的时候,唐永言瞥了一眼,跪在众多官员之中的李超。
他所说的李超,正是太师李征的孙子,唐永言的亲舅舅。
但他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