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渺然小说> 历史军事> 从军行尘岳> 第492章平瀚道形势(2/3)

第492章平瀚道形势(2/3)

种各样的命令下发到各支军伍,喊叫声此起彼伏,忙的不亦乐乎。

    节度使府的一处僻静书房内,安国公常翰棠穿着一身织锦袖袍站在一幅地图的前面,在他身侧有一位中年人正对着地图指指点点,不断的说着什么。

    仔细看他的面庞,明显和常翰棠有着几分相似,长着一张标准的国字脸,眉毛浓厚,年纪约莫四十上下,正值壮年

    此人正是常翰棠的长子,平瀚道节度使常靖安。

    常靖安自幼便被常翰棠送入了军中,从大头兵开始一步步攀爬,军功两只手都数不清,同样身上的伤疤也多得数不清。

    其中最值得人称道的战绩是十年前一场大周与北金的大规模冲突中,常靖安率孤军突入金人境内数百里,斩首过万,最终还全身而退,迫使金人全线撤军,一战成名。

    也是从那一战之后,常翰棠才放心的将军权全部移交给了这位长子。

    瀚州和蓟州合并平瀚道之后,掌控二十万常家军的常靖安毫无疑问的成了平瀚道节度使。

    常翰棠一共有两个儿子,长子常靖安、次子常靖哲,现在常靖安任平瀚道节度使,次子常靖哲任平瀚道都护使。

    兄弟二人牢牢的把控着平瀚道上的军权,常翰棠虽然没有具体官身,只顶着一个安国公的爵位,但是谁都知道常家真正说了算的还是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

    “父亲,我已增派两万守军至大小莲子山上布防,扼守各处山口要道,想来应该够金兵啃上几个月。”常靖安用手指着地图上歪歪扭扭的一连串山峰说道。

    大小莲子山乃是长莲山脉的两座主山,横亘在瀚州城之前,绵延近百里,如今是边军与金兵交战的最前线。

    常翰棠双手背负在身后,冷哼一声道:“进入境内的金兵有十几万,而我们自东向西足足有十余处山隘可供屯兵,不把这些关口都拿下来,他们就休想看到我瀚州城头。”

    可能是由于军人出身,长年戎马,常翰棠虽然年纪不小了,但精气神比起京城那位宇文鸿儒可是好多了。

    “瀚州城是我们的最后一道防线,要是瀚州失守我们就只能全军退入蓟州境内了,到时候会相当被动。”常靖安道出了瀚州城的重要性。

    “所以你们兄弟两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