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渺然小说> 都市言情> 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第1201章 土地和地上的人(4/5)

第1201章 土地和地上的人(4/5)

p>

    “在对村子有了第一次了解之后,我对原来根据前辈资料所引述出来的那个乡村治理体制在不同制度下的变迁的比较的题目,有了新的想法.....一是农民,二是土地,三是农村,这三者之间......”



    听到李乐说完,惠庆抱着膀子,琢磨了好半天,这才开口道,“这么多年的理论实践过程中,对作为农村经营主体的农民,存在两种定义,一是作为身份,这点英文的解释要比汉语更直观些,叫做Peasant。”



    “这种农民是与生俱来的身份,是别无选择的。从一出生便是,就得种地,不种地就没有吃。这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天经地义。纵观人类历史,无关乎土地的所有权,绝大部分时期的传统农民都是这种类型,在经济学上的表述,小农经济中的小农。”



    “小农经济在现代化早期,面临的是大量人口的生存问题,这个可以通过土地所有权的分配革命、改革和经营方式,如家庭承包来解决。”



    “而到了现代化的中期,当面临城乡的经济差距,小农除了以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创造效益之外,又有了更多选择,离开土地有可能获得新的生活,不再被土地所局限和拘束。”



    “这一点,就要说到另一个观念,即,农民,是自由人,并不天生就是农民,并不是与生俱来只能种地。种地也不只是原有的土地的主人,这就会牵扯到土地经营权的流转。由此,会产生一种以种地作为职业的农民。这就是英文中所说的Farmer。”



    “peasant和farmer,两种主体泾渭分明,但又彼此联系。”



    “我们国家传统的社会是一个以小农经济结构为主导的社会,农业经济上的主要交换形式为自然交换。而随着市场经济向乡村社会的渗透,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小农已非传统意义上的小农,那种一家一户的生产关系被打破。”



    “你需要理解的是,当社会化过程中需要以货币作为中介,一切最终导致了货币化压力,而在这种压力和现代化进程造成的城乡经济差异的双重作用下,土地的价值对于农民来说,已经发生了收益比例和重心的转变。”



    李乐听着,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