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2章 小李厨子的学术小团体(1/7)
李乐嘿嘿一笑,“你这脑子,怎么光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我问你,福柯的话语实践、权力、知识结构,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公共领域转型,这些是不是你吃饭的家伙?它们能不能用来分析网络论坛的话语权力博弈?能不能透视虚拟社区里的共识形成机制?能不能解释信息羊圈背后的认知逻辑?”
“能,能吧?”梁灿琢磨琢磨,“不过,隔行如隔山,我进去顶多算个‘他者观察’,还是个懒到不想下山的他者。”
李乐搓了搓鼻子,“网络空间,那是什么?纯粹技术架构吗?不是,那是信息主体交互生成意义的虚拟场域。是你整天叨叨的笛卡尔我思被彻底抽离了具身性之后的新战场,虚拟ID背后的在场感、数字交往中的主体间性。”
“还有那些看不见但实实在在起作用的结构性权力控制节点,算法权力。”
“哲学提供的是底层工具箱和批判性透镜。那些看似自明的网络社会现象,背后的认识论前提和伦理困境都需要哲学来给解剖。需要你增加我们这综述的理论深度和批判维度。”
梁灿被李乐这一连串的能不能砸得有点愣神,下意识地摩挲着料碗,眼神里的懒散褪去些,似乎在掂量那些哲学概念与赛博空间碰撞的可能性,终于肩膀一松,算是默认了这跨界合作的合理性。
“也行,不过先说好,我顶多负责提供点弹药,具体怎么瞄准、开火,你们自己折腾。”
“这不就行了?”李乐笑道,“那什么,曼曼,你负责梳理十年经验研究脉络,整合一下我们之前发过的那些东西,整理定量、质性方法分歧。阿灿就....”
“负责拔高灵魂,给我们这堆经验数据注入本体性追问的哲学之眼,双轨并行,一砖一瓦,一魂一体,学科骨架不就立起来了。”
张曼曼掏出笔,在稿纸边做了个记号,抬头道,“那么,这些个核心理论基点,就比如在福柯式全景敞视监狱向算法化数据敞视主义演进背景下的网络社会个体能动性再定义问题,由谁主笔?”
“一起吧,我看你前些天不也写了一部分关于这方面的东西?我